氣膜結構有哪些分類他們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隨著科技水平與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氣膜結構建筑在各地區出現的越來越多,憑借其造價低、工期短、方便安裝拆遷、空間利用好、節能環保等優點深受大眾的喜愛。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氣膜結構的分類及工作原理。
1.氣承式膜膜結構
氣承式膜結構是指將膜面周邊閉合固定于支撐結構或基礎,利用風機持續送風形成所要求的空間曲面,無須梁柱支承,靠內外壓力差抵抗外部荷載。通過壓力控制系統向建筑物內充氣,使室內外保持一定的壓力差,使覆蓋膜體受到上浮力,并產生一定的預張應力,以保證體系的剛度。室內設置空壓自動調節系統,來及時地調整室內外氣壓,以適應外部荷載的變化。由于不需要任何支撐,因此適用于超大跨度的建筑,一般用于大型體育館等。具有大空間,重量輕,建造簡單的優點。
2.氣枕式膜結構
氣枕式膜結構也是靠膜面內外壓差來承載的。氣枕及其組合可用作屋面或立面等圍護結構。為了使氣枕屋頂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保溫效果,一般采用ETFE膜??稍跉庹韮炔吭黾觾饶ひ詼p少氣體的對流,從而提高其保溫效果。
3.氣蒙式膜結構
氣蒙式膜結構是氣囊自立式雙層膜結構是指在雙層膜之間充入空氣,和單層膜相比可以充入高壓空氣,形成具有一定剛性的結構。向單個膜構件內充氣,使其保持足夠的內壓,多個膜構件進行組合可形成一定形狀的一個整體受力體系,這種結構對膜材自身的氣密性要求很高,或需不斷地向膜構件內充氣。典型的充氣膜結構建筑便是水立方。膜結構材料無定形,只有維持張力平衡的形狀才是穩定的造型,可充分發揮膜結構材料抗拉強度高的特點,應用合理的支撐結構體系。內部氣壓主要受荷載(風荷載、雪荷載等)、膜強度決定。
4.氣肋式膜結構
氣肋式膜結構是通過在主肋管間設置連接管,將多個主肋管連接為一體,形成有剛性的“氣肋架構”,該“氣肋架構”成為建筑的主要受力構件,配合“氣肋架構”外覆蓋的頂棚布及保溫材料,就構成了傳統建筑中的受力構建與圍護結構,形成新穎的氣肋式膜結構,這種結構具有自支撐,使用風機加壓快速搭建,無需任何基礎,硬件連接和任何拉索等優良特性。
Copyright ? 2006-2023 深圳市諾科空間膜結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124677號 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