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膜工程中錨栓常見破壞形式及應對措施
錨栓屬于后錨固技術領域之一的應用,錨栓的承載力計算可根據《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2013,按其破壞模式進行承載力計算。
但錨栓的破壞模式、形態多,很多時候設計師也不清楚如何判斷選取產品。今天就按其破壞模式,對其承載力和產品選型做解釋。
1. 鋼材破壞
出現了鋼材破壞,就是說:錨栓的螺桿強度不夠,如果需要防止鋼材的破壞發生,可選擇:
1)增大螺桿的直徑 (例如:M16的螺桿,更改為M20)
2)增大螺桿的強度(例如:5.8級鋼,提升為8.8級鋼材)
2. 混凝土錐體破壞
混凝土的錐體破壞,可根據規范的計算公式可知:
1)混凝土基材出現了裂縫,因此承載力下降
2)混凝土錐體的承載力與錨栓的埋置深度hef有關,因此需要增大錨栓的埋置深度(例如:化學錨栓的200mm埋深,增大至250mm的埋置深度)
3. 基材劈裂破壞
這類基材劈裂破壞模式很少發生,如果出現,主要的原因是混凝土基材的厚度太小,錨栓的底部應力區很大
1)基材厚度不足,建議更換適合小尺寸的錨栓(例如:M20更改為M12)
2)底部應力區大,對基材產生裂縫,通常都是金屬類錨栓(擴底型)所導致的,因此建議采用化學錨栓(化學錨栓的底部為螺紋螺桿,對基材的應力區相對小)
Copyright ? 2006-2023 深圳市諾科空間膜結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124677號 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