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囊式充氣膜的發展概況:
早期應用
-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Expo '70)期間,日本館使用了氣囊拱構成屋面,并有不少景觀氣囊膜的應用。
- 1992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Expo '92)中,德國館采用了氣囊式膜結構作為屋頂咖啡廳,具備遮陽和建筑標識的功能。
近年來的發展
- 2000年以前:單純氣囊膜在大跨度建筑體系中的應用較少。
- 近年來:隨著建筑技術的進步,氣囊膜重新引起了建筑師和工程師的興趣。例如,2002年瑞士蘇黎世建造了三個直徑約100米的氣囊膜展館,以及瑞士Aigle的自行車競技場,其屋面為橢圓形氣囊膜,平面尺寸為90.8米×66.83米。
- 發展趨勢:氣囊膜正在向小型化、網格化、獨立或局部并列方向發展,并且傾向于與剛性(骨架)、柔性(索網)、半剛性(懸掛)等其他結構體系結合使用。
隨著技術的進步,氣囊膜有可能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在氣承式膜結構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氣囊膜作為一種輕型、靈活的建筑形式,可能會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未來的設計可能會更加注重氣囊膜與其他結構形式的結合,以創造出更多樣化的建筑形態和使用場景。
Copyright ? 2006-2023 深圳市諾科空間膜結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124677號 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