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張拉膜結構的發展概要:
現代張拉膜始于Fnd Otto在德國Kassel (1955)園藝展設計建成的帳篷,經典馬鞍型雙曲拋物面
Frei Otto的早期作品
- 1955年:Frei Otto在德國卡塞爾園藝展覽會上設計了一個經典的馬鞍型雙曲拋物面張拉膜帳篷,使用了棉紗纖維膜,并由60根平行的鋼絲嵌套膜加固,邊索直徑為6毫米,桅桿高度為5米。
- 1957年:在科隆(Cologne)建成一個更復雜的張拉膜結構,用于展覽場舞廳,跨度約為33米,膜張力為1.2千牛/米,使用了1毫米厚的棉紗纖維膜。
Frei Otto的代表作品
- 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爾世博會(Expo '67)德國館帳篷。
- 1968年:斯圖加特大學輕結構研究所(ILK)。
- 1970年:曼海姆園藝展館。
- 1972年: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
PTFE/GF膜的應用
- 加州Venice學院學生活動中心:這是首個采用PTFE/GF(聚四氟乙烯/玻璃纖維)膜材的膜結構項目。
發展趨勢
- 隨著PTFE/GF膜材和高性能PVC/PES膜材的應用,高點張拉錐形膜、脊谷形膜等結構形式在接下來的近40年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 這些結構形式被應用于大中型體育場館、機場、文化娛樂設施、展覽館、交通樞紐等場所,同時也用于小型景觀作品。
標志性項目
- 沙特Haj機場(1981年):由210個45米×45米的鏈形膜構成的世界最大膜建筑。
- 沙特利雅得法赫德國王體育場(1985年):由24個一致的懸挑張拉單元構成,直徑為288米。
- 意大利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1990年):尺寸為314米×220米。
這些項目不僅展示了張拉膜結構在大跨度空間中的應用潛力,還體現了Frei Otto對這一領域的深遠影響。隨著新材料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張拉膜結構將繼續發展,為建筑設計師提供更多創新的可能性。
Copyright ? 2006-2023 深圳市諾科空間膜結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124677號 XML地圖